边缘计算架构梳理
此文仅针对边缘计算的架构进行简单的梳理,并没有相对突破性的总结,主要是边缘计算基本就是完成连接、存储、处理、交互的基本功能。更多的偏向硬件的部署及简单的软件数据处理能力。
边缘计算基本组件包括:
1、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内:路由子系统(数据转发及网络连接能力、网络虚拟化支持)、能力开放子系统(提供API接口,平台中间件实现网络能力调用)、平台管理子系统(能力调用管控、基础设施规划编排、计费信息统计上报);
2、网络边缘小型、微型数据中心:边缘云基础设施(计算、内存、存储及网络资源)。
一、第一层:边缘计算节点,信息源通过节点连入
边缘计算节点包括了智能资产、智能系统、智能网关,用于提供存储、计算和网络功能。
通过四类软件系统完成应用场景的操作系统、功能模块、集成开发环境的场景功能匹配。通过集成开发平台和工具链集成边缘计算模型库和垂直行业模型库,提供模型与应用的开发、集成、仿真、验证和发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1、架构,智能分布系统:架构设计主要采用分布式结构,能够在边缘侧弹性扩展存储、计算和网络能力。
2、计算:实时计算系统(满足实时复杂性计算)、轻量计算系统(资源受限的感知终端)
3、网络:智能网关系统,实现边缘计算的互联并提供本地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边缘计算触达信息源主要通过六类产品满足九大类场景完成:
1、嵌入式控制器:vPLC、机器人等场景
2、独立式控制器:工业PLC场景
3、感知终端:数字化机床、仪表场景
4、ICT融合网关:梯联网、智慧路灯等场景
5、分布式业务网关:智能配电场景
6、边缘集群(边缘云):智能制造车间场景
ECN的功能分为三类:基础资源层、虚拟化层、边缘虚拟服务。
1、基础资源层:
(1)网络:软件定义网络(SDN)、低时延网络
(2)计算(异构计算):内存处理优化、任务调度优化、集成工具链
(3)存储(时序数据库):分布式存储、分级存储
2、虚拟化层:
采用裸金属(Bare Metal)架构或主机(Host)架构构建;
3、边缘虚拟服务
分为通用服务和行业化服务(集成特定行业EVF)
二、第二层,连接计算Fabric
主要完成虚拟化的联接和计算服务层,其功能包括资源感知、EVF服务感知、计算任务调度、数据协同、多视图呈现、服务接口开放。
三、第三层,业务Fabric
完成端到端的业务流,主要包括资源反馈、业务请求、策略调动、多视图呈现功能。
四、第四层,智能服务
主要提供开发服务框架和部署服务运营框架。
五、第五层,安全服务
主要包括节点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安全态势感知、安全管理编排和身份认证管理。
六、系统部署
系统部署包括三层模型和四层模型两种:
1、三层部署模型主要面向业务部署到一个或多个分散地域,且每个区域的业务流量规模较小的场景。典型的场景包括:智慧路灯、智能电梯、智慧环保等场景。
2、四层部署模型主要面向业务部署集中,业务流量规模较大的场景。典型的场景包括:智能视频分析、分布式电网、智能制造等场景。
整体上看,边缘计算的设计是:
1、以场景分类为连接切入点,通过构建六类产品满足响应场景的信息获取;
2、通过智能网关完成边缘互联及本地计算存储功能;
3、在连接计算层对信息进行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
4、提供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5、最后提供智能服务,包括部署运营的框架和开发框架,以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
-
5G加密工业网关|TR323-A2计讯物联5G加密工业网关 TR323-A2,具备加密、认证和数据防篡改能力,支持国密软硬件加密,支持SM1、SM2、SM3、SM4算法,支持IPsec VPN加密,支持APN VPDN数据安全
-
雷达水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地埋式积水仪水位监测站计讯物联地埋式积水仪水位监测站实时监测:水位值、水浸状态、剩余电量;自动预警:当水位超过预设阈值时立即发出警报;远程传输:支持NB-IoT、4G等无线传输方式;高度集成
-
水位监测站(电子水尺)计讯物联一体化自动水位监测站系统组成,RS485型电子水尺、电控箱(内含遥测终端)、LED双色显示屏、RS485型声光语音报警模块、以及其他扩展需求,实时精准采集,数据无偏差
-
城市积水监测预警解决方案计讯物联城市积水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全时段实时监测: 7x24小时不间断数据采集,告别人工巡查盲区。AI驱动的精准预测: 结合气象与水文模型,从“实时告警”升级为“趋势预测”,
-
供排水管网监测系统,智慧水务城市水循环智能管理计讯物联供排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布设高精度传感器、水利遥测终端机RTU和各种智能终端,依托感知、物联网、无线通信、大数据、云边协同等技术,实现了供水排水管网的全天候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