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助力NB-IoT推动万物互联
NB-IoT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具有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解决了传统物联网存在的技术碎片化、覆盖不足的问题,极大提升了物联网的应用能力,获得了业内的广泛支持,将成为物联网主流技术。
目前,全球多个运营商紧跟NB-IoT发展步伐,在标准协议完成之后第一时间进行技术验证、测试和商用部署。根据GSA统计,截至2019年1月中旬,全球45个国家/地区的78家运营商正式商用NB-IoT网络,网络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我国也加快NB-IoT网络部署步伐,截至2018年6月,NB-IoT基站将近57万,NB-IoT应用示范加速推进,多省市开展了NB-IoT示范应用。
NB-IoT应用加快跨界融合
NB-IoT正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安防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支撑这些行业应用的融合发展。当前主要呈现出三种趋势:
(1)NB-IoT以自动感知为基础、数据采集为手段、智能控制为核心、精细管理和服务提升为目的,广泛渗透到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求,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民生服务效率。
(2)NB-IoT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大力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结合,将提升企业研发、采购、制造、管理、服务、物流等环节对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形成基于数据的各类智能化应用模式,进而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NB-IoT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其他信息技术不断融合渗透,将催生出新兴业态和新的应用。这一趋势重点体现在农业、物流业和旅游业等领域,通过差异化布局,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手段。
虽然NB-IoT推动移动物联网应用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应用发展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1)普及程度低。目前虽然有相关政策推出,多个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广,但现阶段全国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应用普及程度低。
(2)规模成本高。行业上下游还未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目前芯片、模组的成本相对较高,造成应用推广成本提高,待大规模量产、价格进一步降低,企业才有可能大规模采购。
(3)技术成熟不足。目前应用大规模商用的稳定性还需要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进一步验证。
(4)标准测试待完善。NB-IoT领域的技术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芯片、模组、终端产品的测试标准有待完善和推出,以便对产品、应用和相关系统的确定性与安全性等进行测评。
NB-IoT应用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需要移动物联网产业界加强合作,在发展中寻求解决方法。
5G将为移动物联网发展打开空间
移动物联网技术主要有NB-IoT、eMTC技术,以及蜂窝网的未来演进5G技术。NB-IoT侧重在低成本、广覆盖和长续航,而eMTC满足语音通话/中带宽速率/移动性的物联网应用需求。NB-IoT和eMTC面向了5G的海量连接(mMTC)场景,是未来走向5G物联网的基础,目前3GPP已经将NB-IoT和eMTC的后续演进作为5G mMTC的技术。
(1)、5G将进一步完善移动物联网技术体系,重点涵盖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场景。
5G新的mMTC技术将进一步实现低功耗大连接的目标,和现有的NB-IoT和eMTC技术互为补充。未来一段时间内,基于蜂窝网络的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应用主要依靠NB-IoT和eMTC来承载,直到未来5G mMTC标准冻结并大规模商用。因此,为满足物联网低成本的需求,先以NB-IoT/eMTC促进产业成熟、降低成本,再通过NB-IoT/eMTC的演进逐渐平滑过渡到5G mMTC上是未来的发展路径。在这一发展路径中,移动物联网技术体系将发展壮大,通过持续的标准演进和产品研发,促使NB-IoT、eMTC和5G mMTC技术构成满足不同应用需求、互为补充、灵活统一的技术体系。
(2)、5G将推动移动物联网在垂直行业领域的应用,逐步形成规模应用体系。
5G将优先聚焦在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和超高清视频应用等五大场景的落地,这些场景的应用不同程度地涉及移动物联网应用需求,将有利于移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基于NB-IoT、eMTC和5G的发展演进,将形成完整的移动物联网应用体系,将实现终端、网络、计算处理/数据分析、应用四层之间更加深度的耦合;将扩大移动物联网应用领域,创新商业模式,为各行业、各领域赋能增效,为移动物联网应用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将不仅仅带来连接规模和能力的改变,更将促进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打下。
NB-IOT和5G相关文章推荐
|
|
|
5G和NB-IOT的实际应用领域有哪些 |
全面解读NB-IOT 从组网到应用认识NB-IOT
|
分析NB-IoT应用分类与技术特点
|
NB-IOT关键技术有哪些 NB-IOT应用领域分析
|
详解NB-IoT网络架构及应用分类 |
-
振弦式渗压计|TY511-ZWYX振弦式渗压计TY511-ZWYX,测量结构物或土体内部的渗透(孔隙)水压力,支持同步测量埋设点温度,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小体积全不锈钢结构,便于安装用于狭小恶劣环境使用。
-
多通道振弦采集模块|TY511-4VW计讯物联多通道振弦采集仪TY511-4VW支持采集各类非连续激振型振弦式传感器,实时自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计算、报告与预警,管理平台远程监控。用于对各类岩土工程与结构(大坝、桥梁
-
超声波明渠流量计|TY511-DY计讯物联超声波明渠流量计TY511-DY,配合量水堰槽使用,测量明渠内水流量。其采用超声波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
双翻斗式雨量计|TY511-NY02计讯物联双翻斗式雨量计,测量降水量用传感器,广泛用于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测量精准,抗干扰性强,符合国家标准,翻水流畅,稳定测量,适用恶劣环境不易损,安装便利简单易用。
-
计讯物联高精度GNSS接收机: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解决方案高精度GNSS接收机TN531与TN521,应用于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解决方案,提升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从而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支持搭载裂缝传感器、应变计、倾斜仪、水准仪
-
计讯物联边缘计算网关TG452,助力风力发电远程管理系统方案计讯物联边缘计算网关TG452,助力风力发电远程管理系统方案,边缘计算网关TG452,并在其核心功能中嵌入IEC 60870-5-101、IEC 60870-5-104电力规约以及DL T645-97、DL T645-07国标电度表规约
-
计讯物联高端AI网关TG465城市燃气管道物联网化监测解决方案基于计讯物联高端AI网关TG465的城市燃气管道物联网化监测解决方案,实现安全隐患闭环管理,高端AI网关TG465通过其自带的RS485、RS232、LAN口、WAN口、天线接口、WiFi接口、继电器接口等接入流量计
-
计讯物联水利RTU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系统应用计讯物联自主研发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水利RTU,为小型水库水雨情测报与安全监测系统提供数据依据,满足小型水库精细化管理的需求。集水利数据、视频图像、无线通信传输于一体的水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