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这么神奇,它究竟用在那里
NB-IOT属于LPWA技术的一种,它具备强覆盖、低成本、小功耗、大连接这四个关键特点。NB-IoT可以算物联网中的大明星,那么,它究竟应用在哪里?
第一、燃气表
每年燃气表的新增量有4000万只左右,其中的10%会增加通信模块,这部分表被称为物联网表。
这些表一半采用GPRS,40%采用NB,还有10%采用Lora等短距离抄表方案。
燃气表是NB模组最近出货的主力军之一。
第二、水表
每年新增水表的增量在2000在万台左右。传统水表价格几十元,增加模组后的水表价格 200元左右,政府会对成本增加部分对模组做相应补贴。
这样的话,大约会有10%到20%的比例会使用模块。
水表是NB模组最近出货的主力军之二。
第三、烟感
烟感的市场需求量极其庞大,但是烟感的市场渠道大多数是靠消防强制安装用于保障民生安全。
传统烟感的成本只有十元左右,如果增加模组的话,硬件成本,后台运营成本加上十年流量费,成本增加至少百元以上,这部分成本只能转嫁到小商户、企业、开发商头上。
在目前的和谐环境下,任何投诉都会引发执法部门紧张,任何事件都会在网上发酵,消防部门不太可能强制推进物联网烟感。
2019年NB烟感爆发的可能性太小,核心原因是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力。
第四、窨井盖监控
因为窨井盖大多是铸铁材料,而每个窨井盖重量有30公斤左右,偷走一个窨井盖可以卖好几十块钱,所以每年我国因为窨井盖被盗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不计其数。
如果在窨井盖增加通信模组,监控窨井盖的异常,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这类被盗发生。
窨井盖增加模组监控的话,需要配备大容量锂亚电池,从而使得监控设备至少工作5年。这样电路加上电池,再加上安装,后台运维的成本,也是百元以上。这部分预算全都需要政府的市政预算来出钱,除了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之外,其他地市并没有这个财政能力。
更关键的,用石英砂加混凝土的窨井盖,去替换老式铸铁窨井盖,成本更低,并且也可以杜绝被盗风险,因为这种窨井盖偷走了会亏本。
第五、垃圾桶监控
由于我国的垃圾分类执行的非常不好,所以有人提出来用NB监控垃圾桶的分类执行情况。且不说这个技术能否搞定,但是垃圾桶的智能化改造的经费,就是个大问题。
所以垃圾桶NB监控至今没有落地项目,这个行业可以先忽略。
第六、GPS定位器,NB通信
说起来不太可能的一个产品形态,但是河南这个3kk 搭载NB的电动自行车定位器招标确实震动了整个行业,据说政府的钱到位了……
只不过,政府的钱,不就是我们纳税人的钱吗?好心疼!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台设备真的安装到车里面,安装之后,用户体验会有多糟糕?谁用谁知道。
所以,总结来说,水表和燃气表的远程抄表,仍然是NB出货的的主力军。
NB-IoT目前还只能作为一个补充手段,满足局部的应用场景。而要想有一个全国无死角覆盖的NB网络,目前还看不到特别强烈的理由来实现这个目标。作为NB产业链的从业者之一,预防风险,牢牢抓住NB带来的局部机遇,才是核心战略的核心任。
-
5G加密工业网关|TR323-A2计讯物联5G加密工业网关 TR323-A2,具备加密、认证和数据防篡改能力,支持国密软硬件加密,支持SM1、SM2、SM3、SM4算法,支持IPsec VPN加密,支持APN VPDN数据安全
-
雷达液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智慧市政地下管廊监测解决方案计讯物联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结构安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部署传感器、智能终端与统一平台,对管廊结构、环境设备及管线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分析与预警,实现管廊全维度智慧化
-
5G工业路由器AGV远程控制运维,赋能智能制造高效升级计讯物联5G 工业路由器,以 “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 的核心优势,为 AGV 远程控制与运维提供了颠覆性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智能制造场景下 AGV 的作业模式。
-
工业网关:智慧供暖换热站的“数字神经中枢”计讯物联工业网关专为复杂工业场景设计,能完美适配供暖换热站的恶劣环境(-30℃~70℃宽温工作、抗电磁干扰、IP30 防护),为换热站搭建 “数据采集 - 实时传输 - 远程运维 - 智能优化” 的全链
-
工业网关赋能油田能源监测:开启智慧油气新时代工业网关正成为油田能源监测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时采集油井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油田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帮助油田实现降本增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