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来了:4G即将打入冷宫?
与4G相比,即将到来的5G能够带来10倍的体验提升,轻松满足普通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高带宽业务的网络需求,进一步带动消费升级;同时还将深刻影响各行各业,满足自动制造、无人机、车联网等应用需求,支撑全社会创新发展。
曾经叱咤风云,带来移动互联网繁荣,改变了很多人生活的4G是不是很快将要被打入冷宫?
追求极致体验,是过去几十年间通信产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与4G相比,即将到来的5G能够带来10倍的体验提升,轻松满足普通消费者对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高带宽业务的网络需求,进一步带动消费升级;同时还将深刻影响各行各业,满足自动制造、无人机、车联网等应用需求,支撑全社会创新发展。那么5G到来后,我们还需要4G吗?
5G与垂直行业的联姻是一场马拉松,要提前开跑
通信技术与垂直行业的融合,需要从今天开始行动,不断摸索与积累。
业务方面,5G被设计为通过技术创新和新增频谱,支持移动宽带增强、高可靠低时延、低功耗大连接等多种场景下丰富的应用及商业模式。然而,5G与垂直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能坐等。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垂直行业数字化热情持续高涨,时间窗已经到来。
在4G产业上所做的积极探索,将为5G的繁荣打下牢固基础。我国应率先在4G产业上持续做好产业引领,继续强化4G网络深度覆盖与体验提升,继续探索移动物联网发展新思路、新模式与新服务,带动智慧抄表、智能停车、平安城市、清洁城市、共享单车、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层出不穷的融合新业务发展。
取长补短、高低搭配,才是部署5G的正确姿势
频率越高穿透性越差,中国为5G划分的频谱在3.5GHz及4.8GHz附近,较之于2G/3G/4G,5G建成一张连续优质体验的网络需要比以往更多的站点以及更长的建设周期,必然无法一蹴而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4G的覆盖区域仍将大于5G。
4G网络可以提供优质的高清语音体验、更好的解决室内等深度覆盖场景的用户体验,不断完善4G VoLTE体验是5G IP化语音成熟之前的重要工作,还可以加速800MHz、900MHz黄金频谱的重耕。另一方面,对于商场、楼宇等流量高地,5G频谱高穿透差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的室外站点覆盖室内的方案将难以奏效,在室内部署高容量的数字化室分已经成为业界普遍认同的解决5G室内覆盖和容量的关键手段,优质低频的4G网络始终是室内覆盖的重要补充方案。
4G除了可以作为面向5G的全业务基础网之外,还可与5G协同组网,帮助5G扩充容量和覆盖。
从更深层次看,5G网络更加依赖全云化的基础设施,运营商也正在经历大力建设数据中心的阶段,如果运营商初期投资有限或云化基础设施建设节奏无法匹配5G商用需求,可以考虑先在重点区域部署5G基站,并且利用升级后的4G核心网为5G基站提供服务。
这样用户的手机平时驻留在优质的4G网络上,在移动性以及语音业务上有更好的体验,需要传输大量数据时才激活5G小区,此时手机就可享受4G和5G同时服务,即所谓的非独立组网——这种4G和5G协同组网方式可以降低5G初期投资成本,并且保证了5G在形成连续覆盖之前,用户可以得到更好的移动性体验。
4G刚刚步入中年,还可以持续发光发热10年以上
从全球范围看,4G预计还将有10到15年的生命周期。
回顾过去,每一张通信网络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经载、快速渗透、平稳发展、逐步退网几个阶段。近10年间,我国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上的跨越,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全国4G用户超过11亿。4G网络成熟稳定、覆盖全面深入,可以满足相当一部分应用或业务的需求。
从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保证用户业务服务体验最佳的角度出发,并非所有业务都需要运行在5G网络上。也因此,对4G持续扩容被认为是能够满足当前主流业务的最具性价比的投资方向。
5G还未真正商用,但有些5G技术已经在4G网络上提前得到了商用;4G网络也受益于提前引入的5G技术,实现了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的极大提升,缩短了4G与5G之间的鸿沟——比如通过3D MIMO及4T4R等多天线技术可将现网容量进一步提升5倍左右,满足未来几年容量需求,并且还可演进成为5G网络的一部分。这也是全球领先运营商普遍接受的4G网络发展技术理念,目前为止3D MIMO已经部署有上万个。
总而言之,即使是5G来了,4G也不会被淘汰。4G网络未来将会长期与5G网络共存,带给用户最好的体验;而对运营商来说,做好4G、5G协同发展也将对未来的业务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推荐资讯
- 八一建军节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08-01
- 计讯物联“AI电力加密边缘网关”获第八届红电创新大赛奖,加速构建“无人值守”新电网07-22
- 厦门计讯物联5G/4G物联网边缘网关,一网融万物,边缘智未来07-04
- 产品 | 5大水位计精准布控关键点位,筑牢智能防汛安全网!07-01
- 精彩聚焦 | 计讯物联AIoT创新成果亮相2025上海国际物联网展06-23
- 创新落地!计讯物联“城市智慧照明”项目获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标杆案例06-20
- 喜讯 | 计讯物联“5G千兆网关”斩获第四届厦门5G应用大赛奖,打通百业接入壁垒!06-19
- 6.18锁定!计讯物联携“工业级通信技术产品”邀您共赴2025上海物联网展06-10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国产化DTU | TD210-C1计讯物联国产化DTU TD210-C1,采用处理器国产化方案,主频性能翻倍,功耗减半, 全网通5G 4G,4G CAT 1,支持串口与IP数据、IO与IP数据的双向转换,RS232接口、RS485接口、可选DI、ADC、PI接口,自愈
-
电极式水质传感器计讯物联电极式水质传感器支持RS485、MODBUS RTU协议,支持连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通用控制器、无纸记录仪、触摸屏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
-
雷达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雷达超声波流量计,雷达+超声波双波测量,满管、非满管模式自动切换,无盲区精准测量,低功耗与强抗干扰设计,适用于地下管网、污水管网、入河入海排口等复杂场景。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
-
案例 | 计讯物联5G工业网关赋能国控环保站“监测-溯源-调控”智能升级计讯物联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对泵站、污水处理站、关键河道水文站等核心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动态监管网络
-
GNSS位移监测站厦门计讯物联科技自主研发的GNSS位移监测站,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的监测防线,广泛适用场景:安全守护无死角。地质灾害监测:滑坡体稳定性实时监控与预警,崩塌危岩位移
-
空压机无线通信模块,让空压机运维迈入无线智能时代在工业4 0浪潮下,传统空压机正面临数字化改造的迫切需求。计讯物联的无线通信模块,支持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上云、监测、控制等功能,通过5G 4G Wi-Fi多模传输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