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三个特征与四大分类
物联网有别于互联网,互联网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物联网则主要是从应用出发,在传感器网络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资源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送,是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应用的延伸,是综合了自动化控制、遥控遥测及信息应用技术的新一代信息系统。
本文,计讯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物联网的技术原理以及特征。
一、物联网的技术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扩展。它利用全球定位、传感器、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来创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巨型网络,就像一个蜘蛛网,可以连接到任意角落。
在物联网中,物体之间无须人工干预就可以随意进行“交流”。其实质就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体的自动识别及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射频识别技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它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存储在物体标签中的有互用性的信息,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体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的问世打破了过去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的传统思维。在物联网时代,任意物品都可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
二、物联网的三个特征
1、全面感知
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数据采集方式众多,实现数据采集多点化、多维化、网络化。而且从感知层面来讲,不仅表现在对单一的现象或目标进行多方面的观察获得综合的感知数据,也表现在对现实世界各种物理现象的普遍感知。
2、可靠传递
通过各种承载网络,包括互联网、电信网等公共网络,还包括电网和交通网等专用网络,建立起物联网内实体间的广泛互联,具体表现在各种物体经由多种接入模式实现异构互联,错综复杂,形成“网中网”的形态,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相互传递。
3、智能处理与决策
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和数据融合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主要体现在物联网中从感知到传输到决策应用的信息流,并最终为控制提供支持,也广泛体现出物联网中大量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联和互动。物体互动经过从物理空间到信息空间,再到物理空间的过程,形成感知、传输、决策、控制的开放式的循环。换句话说,物联网和互联网相比较最突出的特征是实现了非计算设备间的点点互联、物物互联。
三、物联网的四大分类
物联网类型有四种,分别是私有物联网(Private IOT)、公有物联网(Public IOT)、社区物联网(Community IOT)、混合物联网(Hybrid IOT)。
(1)私有物联网:一般表示单一机构内部提供的服务,多数用于机构内部的内网中,少数用于机构外部。
(2)公有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向公众或大型用户群体提供服务的一种物联网。
(3)社区物联网:可向一个关联的“社区”或机构群体提供服务,如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城管局等。
(4)混合物联网:是上述两种以上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的运营维护实体。
相关推荐: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国产化DTU | TD210-C1计讯物联国产化DTU TD210-C1,采用处理器国产化方案,主频性能翻倍,功耗减半, 全网通5G 4G,4G CAT 1,支持串口与IP数据、IO与IP数据的双向转换,RS232接口、RS485接口、可选DI、ADC、PI接口,自愈
-
电极式水质传感器计讯物联电极式水质传感器支持RS485、MODBUS RTU协议,支持连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通用控制器、无纸记录仪、触摸屏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
-
筑牢安全防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计讯物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能够根据实际监测需求采集多种监测数据,包括雨量、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并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
-
案例 | 计讯物联5G工业网关赋能国控环保站“监测-溯源-调控”智能升级计讯物联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对泵站、污水处理站、关键河道水文站等核心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动态监管网络
-
GNSS位移监测站厦门计讯物联科技自主研发的GNSS位移监测站,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的监测防线,广泛适用场景:安全守护无死角。地质灾害监测:滑坡体稳定性实时监控与预警,崩塌危岩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