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的作用
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的核心作用是通过软件定义技术优化、简化并智能化企业广域网的连接与管理,解决传统WAN(如MPLS专线)的痛点。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核心作用解析:
智能路径选择(关键价值)
动态选路:实时监测多条链路(如MPLS、互联网宽带、5G/LTE)的质量(延迟、丢包、抖动)。
应用级优化:自动将关键应用(如视频会议、VoIP)分配到最优链路,保障SLA;非关键流量(如文件下载)走低成本链路。
示例:视频会议自动避开拥塞的互联网链路,切至稳定专线。
大幅降低网络成本
替代昂贵专线:用低成本宽带(如企业光纤、4G/5G)部分或全部替代MPLS专线。
带宽叠加:聚合多条廉价宽带,提升总带宽而不增加专线费用。
简化分支部署与管理
零接触部署(ZTP):新分支设备开机即自动配置,无需技术人员到场。
集中控制台:通过云端统一管理所有分支策略(安全、路由、QoS),分钟级全网策略更新。
提升云应用访问体验
本地化出口:分支机构直接访问SaaS(如Office 365、Salesforce)或公有云(AWS/Azure),避免流量回传数据中心造成的延迟。
集成云安全:与SASE架构融合,实现安全流量就近接入云安全网关。
增强网络韧性与高可用
多链路冗余:主链路故障时,业务秒级切换至备用链路(如从MPLS切至5G)。
应用级容灾:关键业务设置双活路径,确保连续性。
内置安全能力(现代SD-WAN演进方向)
端到端加密:所有站点间流量默认IPsec加密。
防火墙 & 微隔离:集成基础防火墙、应用分段隔离,防止横向攻击。
与安全服务链集成:联动云安全服务(如ZTNA、SWG),实现统一策略。
可视化与智能运维
全网状态监控:实时展示应用性能、链路质量、拓扑状态。
AI预测分析: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拥塞或故障,提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