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下的消防栓压力监测解决方案
室外消防栓是设置在建筑物外面,消防给水管网上的供水设施,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但是消防栓却容易受破坏,易造成偷窃用水。消防栓主要用于灭火取水之用,因此作为消防栓使用部门来讲,如何快速寻找到消防栓,取水快捷、方便、容易是消防部门的愿望和要求。同时消防栓既要满足使用,又要考虑市容市景,同时还要利于维护管理。
计讯物联消防栓压力监测解决方案旨在实时监测消防栓压力,具有实时监测消防水压力变化及水位是否正常,远程传输消防消防水压情况等功能,从而确定水压的正常与否,确保消防给水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存在盗水、漏水、被破坏、压力不足等情况发生时,通过计讯物联NB-IoT TW810对水压状态的在线监测,及时报警上传,有关部门做出快速决策与处理,大程度地减少水资源浪费,防止设施破坏,减少市政资源损失,避免引发人员等二次伤害。
系统组成
计讯物联消防栓压力监测解决方案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前端检测系统:通过压力变送器、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控消防栓状态,一旦消防栓存在任何异常,都会进行实时的报警,将报警信息上传;
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设备使用计讯NB-IoT设备TW810,可以对前端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的传输。
管理中心:管理中心通过计讯智慧云平台做到远程实时的数据监控。同时平台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异常数据自动通过平台、APP、短信形式通知相关负责人,方便及时定位异常消防栓位置,及时处理异常。
系统特点
1、水压监测:压力变送器实时把水压信号转换为4~20mA的电流信号,通过计讯NB-IoT设备将数据进行无线传输,做到消防给水设备的水压情况实时监测;
2、数据查看:数据通过窄带网络把信息传送给后端云平台,计讯智慧云平台系统可做到实时的采集、预警,及时展示告警信息、当前水压值,相关管理人员查看数据可使用手机APP、微信、web端、短信等方式,确保消防给水设备实时正常运转;
3、灵活性强: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单独配置每一个测量点的水压上限、下限报警阈值,当水压超出设定的正常范围值时,立即上传告警信息;
4、数据存储:系统具有设备存储功能,便于监管人员实时远程查监管看各项数据,改人工巡查方式为自动监测方式,提升监督管理效能。
5、故障申报:当设备出现时,会自动发送故障信息到相关责任人的手机APP、微信、web端,及时维修处理,确保系统实时运行。
系统优势
1、计讯物联NB-IoT设备可采用电池供电,电池寿命长,理论上一次更换可使用10年;
2、TW810具有覆盖范围广、多设备连接、低速率、低功耗、架构优等特点,一台设备可连入多个终端;
3、MCU主板和NB-IoT模块分离的设计方式;可灵活支持不同运营商NB-IoT网络,易于扩展;
4、计讯NB-IoT终端具有高EMC电磁兼容,强电磁环境工作稳定,通过EMC等级测试,耐高低温(-40℃至80℃),宽压(5V-35V),超强的防潮、防雷、防电磁干扰能力,可布设于不同环境;
5、5个中心同步传输,大数据无损透传,高效管理、安全传输。
-
5G加密工业网关|TR323-A2计讯物联5G加密工业网关 TR323-A2,具备加密、认证和数据防篡改能力,支持国密软硬件加密,支持SM1、SM2、SM3、SM4算法,支持IPsec VPN加密,支持APN VPDN数据安全
-
雷达水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水位监测站(电子水尺)计讯物联一体化自动水位监测站系统组成,RS485型电子水尺、电控箱(内含遥测终端)、LED双色显示屏、RS485型声光语音报警模块、以及其他扩展需求,实时精准采集,数据无偏差
-
城市积水监测预警解决方案计讯物联城市积水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全时段实时监测: 7x24小时不间断数据采集,告别人工巡查盲区。AI驱动的精准预测: 结合气象与水文模型,从“实时告警”升级为“趋势预测”,
-
供排水管网监测系统,智慧水务城市水循环智能管理计讯物联供排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布设高精度传感器、水利遥测终端机RTU和各种智能终端,依托感知、物联网、无线通信、大数据、云边协同等技术,实现了供水排水管网的全天候实时
-
微型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计讯物联微型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是一套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革命性监测方案。它通过部署高精度、低成本的微型传感器,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域的“天网”,实现对PM2 5、P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