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Cat-M1、Cat-1三者互补推动物联网网络
计划在全球实施物联网或需要升级现有2G和3G蜂窝网络的公司有多种LTE物联网标准可供选择。
首先,有两个新的LTE标准:NB-IoT代表窄带物联网;而Cat-M1也被称为LTE-M,是专为IoT设计的。它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将推动下一代蜂窝IoT部署的技术。运营商已经开始部署这两个标准。
然后,您可能没有听说过第三种选择,但它最适合当今的全球物联网部署:称为Category 1 (Cat-1)的LTE标准。
继续阅读,我们将解释这三种标准的基础知识,研究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然后详细说明为什么应该考虑Cat-1。
什么是NB-IoT?
NB-IoT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作为蜂窝通信LTE标准第13版的一部分开发的标准。这是一种低功率,广域网(LPWAN)技术,在许可频谱上运行,专为具有低带宽需求的IoT设备而设计。
与其他现有蜂窝标准相比,它价格低廉,提供了更好的室内覆盖范围,消耗的功率更少,因此具有更长的电池寿命。
蜂窝技术提供远程支持和强大的信号穿透能力,因此适合长距离和室内或地下使用。但是它无法处理蜂窝塔台的切换,因此只能用于固定式IoT应用。
NB-IoT的用例包括智能燃气表、水表和电表、智能城市应用(例如智能路灯和停车传感器)以及其他不发送频繁或大量数据的遥感应用。其中包括HVAC控制,工业监控器和监控灌溉系统并检测泄漏的农业传感器。
什么是Cat-M1?
Cat-M1也称为LTE-M,也是3GPP作为LTE标准第13版的一部分开发的低成本LPWAN技术。它是NB-IoT的补充技术,速度更快,上传和下载速度为1Mbps,延迟时间更低,为10到15毫秒。
Cat-M1提供足够快的带宽,可以替代许多当前的2G和3G IoT应用程序。它与NB-IoT在其他方面有所不同:Cat-M1支持蜂窝塔式越区切换,因此可与移动应用程序配合使用,例如资产跟踪和车队管理。它还支持物联网应用程序中的语音功能,例如医疗警报设备和家庭报警系统。
Cat-M1的良好应用案例包括可穿戴设备,如健身腕带、智能手表和自动柜员机(ATM),以及资产跟踪、健康监视器和警报。它还与窄带物联网NB-IoT有一些交叉,可以与智能电表和工业监视器一起工作。
什么是Cat-1?
Cat-1是为需要中、低带宽的物联网设备设计的。它是3GPP标准的第8版的一部分,所以它是一个较老的,但仍然是当前的技术。
Cat-1(在全球运营商中已被广泛采用)提供的上传速度为5Mbps,下载速度为10Mbps,延迟为50到100毫秒。在全双工模式下,它使用高达20 MHz的带宽,并支持塔切换。
Cat-1可以管理NB-IoT和Cat-M1支持的低功耗应用程序,但它也可以支持更高的带宽需求,因为它比它的两个同类产品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延迟。另一方面,与NB-IoT和Cat-M1相比,Cat-1耗电量更大,信号范围略短。
Cat-1还支持语音和移动IoT应用程序,还为2G和3G应用程序(例如资产跟踪,智能电表和其他远程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迁移路径。
其他良好的用例包括可穿戴设备、销售点终端、自动柜员机、零售亭、视频监控、联网医疗、消费电子设备和一些车辆远程信息处理数据。它还支持共享移动应用,如自行车和滑板车租赁,以及复杂的物联网设备,如数字标牌和自动无人机送货。
窄带物联网NB-IoT和Cat-M1 (LTE-M)的现状和当前局限性
研究人员预计,随着更多运营商在未来几年实施这两项技术,将稳步采用运行在窄带物联网和Cat-M1网络上的物联网设备。
尽管NB-IoT和Cat-M1提供了许多好处,但目前这两种技术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即它们仍然是新兴技术,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覆盖范围仍然有限。
但是,尽管现在运营商在采用NB-IoT和Cat-M1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它们尚未在全球广泛部署。这限制了漫游功能。如果您的公司有一个特定的物联网用例,需要在Cat-M1网络上的运营商之间漫游,则由于采用率仍然有限,可能无法实现。
真的是低功耗吗? 实际上,NB-IoT和Cat-M1的功耗比Cat-1、2G和3G网络等以前的蜂窝技术要少。新标准还包括一些其他省电功能,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并延长IoT设备的电池寿命。
更具体地说,NB-IoT和Cat-M1设备可通过以下两项功能长时间睡眠:省电模式(PSM)和扩展不连续接收(eDRX)。借助PSM,使用NB-IoT和Cat-M1的IoT设备可以无限期休眠,然后在预定时间唤醒以发送和接收数据。
使用eDRX,物联网设备可以将寻呼周期从正常的1.28秒间隔增加到10.24秒。eDRX技术使IoT设备能够休眠预定义数量的超帧或10.24秒的倍数,因此NB-IoT设备可以休眠多达三个小时,而Cat-M1设备可以休眠多达40分钟 。
但是,由于eDRX和PSM的使用不完全由IoT设备决定,因此对eDRX和PSM节省的电量存在潜在的限制。实际上,这取决于每个特定的载波以及每个载波是否支持所有可用的低功率模式。
推荐资讯
- 八一建军节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08-01
- 计讯物联“AI电力加密边缘网关”获第八届红电创新大赛奖,加速构建“无人值守”新电网07-22
- 厦门计讯物联5G/4G物联网边缘网关,一网融万物,边缘智未来07-04
- 产品 | 5大水位计精准布控关键点位,筑牢智能防汛安全网!07-01
- 精彩聚焦 | 计讯物联AIoT创新成果亮相2025上海国际物联网展06-23
- 创新落地!计讯物联“城市智慧照明”项目获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标杆案例06-20
- 喜讯 | 计讯物联“5G千兆网关”斩获第四届厦门5G应用大赛奖,打通百业接入壁垒!06-19
- 6.18锁定!计讯物联携“工业级通信技术产品”邀您共赴2025上海物联网展06-10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国产化DTU | TD210-C1计讯物联国产化DTU TD210-C1,采用处理器国产化方案,主频性能翻倍,功耗减半, 全网通5G 4G,4G CAT 1,支持串口与IP数据、IO与IP数据的双向转换,RS232接口、RS485接口、可选DI、ADC、PI接口,自愈
-
电极式水质传感器计讯物联电极式水质传感器支持RS485、MODBUS RTU协议,支持连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通用控制器、无纸记录仪、触摸屏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
-
雷达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雷达超声波流量计,雷达+超声波双波测量,满管、非满管模式自动切换,无盲区精准测量,低功耗与强抗干扰设计,适用于地下管网、污水管网、入河入海排口等复杂场景。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
-
案例 | 计讯物联5G工业网关赋能国控环保站“监测-溯源-调控”智能升级计讯物联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对泵站、污水处理站、关键河道水文站等核心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动态监管网络
-
GNSS位移监测站厦门计讯物联科技自主研发的GNSS位移监测站,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的监测防线,广泛适用场景:安全守护无死角。地质灾害监测:滑坡体稳定性实时监控与预警,崩塌危岩位移
-
空压机无线通信模块,让空压机运维迈入无线智能时代在工业4 0浪潮下,传统空压机正面临数字化改造的迫切需求。计讯物联的无线通信模块,支持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上云、监测、控制等功能,通过5G 4G Wi-Fi多模传输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