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与水利并肩同行 智慧水利按下“快进键”
智慧水利通过对河流、水库、堤坝、水闸、取水设施、水源地等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水利信息感知、采集、传输、汇总、分析、预警及应用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实时实现水利信息共享,提升水利工程运用和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聊到5G,很多人都能随口说出他的特点:高带宽、低时延和低功耗。基于这些特点,在不久的未来,5G将会广泛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自动驾驶、外科手术等耳熟能详的领域。那当5G与传统的水利行业相碰撞,又会有什么样的火花产生呢?
场景一:河湖管理
自2018年中旬,“河长制”在我国全面落实以来,30多万名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与76万多名村级河长不断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保障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然而,如此庞大的人力投入,暴露出的是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传统河道巡视中,每人每天仅能完成20公里左右的巡查任务,可我国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这种情况下,5G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结合无人机、无人船,实现无人化巡检、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如今能够实现的功能包括且不限于:预先设定轨迹,远程一键巡检;巡检状况管控中心实时感知;高清视频实时回传指挥大屏;在云/边缘实时智能分析视频,自动发现违法事件等。
通过将5G无人机应用于都市型河道、河湖巡检,能将效率提升30倍,达到每日600公里的巡查长度。而5G无人船除了能进行移动水质检测、库区岸边巡检,还能提供水质生态监测,如鱼的种类和数量等。真正实现了机器替代人工,并超越人工。
场景二:重大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无论什么工程,必定是“安全”二字为先,尤其水利这种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长且影响面广的工程,如何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是人们一直以来探讨的话题。
5G,携带着其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实现了工程机械远程控制和工程VR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隐患。其实,工程机械远程可靠控制的实现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容易。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用E2E(端到端)时延要求图传时延<200ms,控制时延<100ms,考虑到机械时延、人体反应时延等,留给网络E2E环回通信时延的范围只有30ms,在5G到来之前,这是完全无法实现的。
另外,VR/MR远程管理的首要前提即是高清视频的传递,如此庞大的数据传输,没有5G高带宽特性的保障,一切也只能停留在畅想之中。
场景三:城市水务
我国2000年城市化率仅为36%,2010年达到了50%,2020年将提高至60%以上,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全国各地逐步推进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此时5G又站了出来,提供了防洪排涝VR指挥、闸泵站远程控制、城市5G多功能杆等方案,成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大助力。
计讯物联作为物联网的领航者,专注于水利水务行业的通信互联,基于水利行业项目的兴起专为水利行业打造4G/5G集采集传输一体化终端设备,如:TY511 水利RTU、TY501微型遥测终端机。
实现水文水资源的关键数据采集、存储与控制、报警与传输等综合功能,为水利项目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
5G加密工业网关|TR323-A2计讯物联5G加密工业网关 TR323-A2,具备加密、认证和数据防篡改能力,支持国密软硬件加密,支持SM1、SM2、SM3、SM4算法,支持IPsec VPN加密,支持APN VPDN数据安全 -
雷达水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工业智能网关设备远程运维解决方案计讯物联工业网关设备远程运维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工业设备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远程诊断及优化管理,显著提升了运维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工业现场设备“靠腿运维、现 -
地埋式积水仪水位监测站计讯物联地埋式积水仪水位监测站实时监测:水位值、水浸状态、剩余电量;自动预警:当水位超过预设阈值时立即发出警报;远程传输:支持NB-IoT、4G等无线传输方式;高度集成 -
水位监测站(电子水尺)计讯物联一体化自动水位监测站系统组成,RS485型电子水尺、电控箱(内含遥测终端)、LED双色显示屏、RS485型声光语音报警模块、以及其他扩展需求,实时精准采集,数据无偏差 -
城市积水监测预警解决方案计讯物联城市积水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全时段实时监测: 7x24小时不间断数据采集,告别人工巡查盲区。AI驱动的精准预测: 结合气象与水文模型,从“实时告警”升级为“趋势预测”,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13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