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促进农业的发展
全世界一半的可居住土地用于农业,而其中大部分被牲畜占用。其余的,用来种植作物,并且几乎可以满足整个地球人口的所有食物需求。由于过度的工业化、气候变化、侵蚀和污染,在过去几十年来,可耕地总量一直在减少。由于贫困农民无法监测和维护农作物,因此,即使是可耕种的土地,也正在失去种植健康作物的能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研究人员引入了利用物联网进行土壤监测的概念,以解决农民面临的问题。
农业面临的挑战
除了天气因素之外,土壤肥力、温度和含水量同样对农作物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多数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没有能力来监测土壤的质量。他们没有办法知道土壤的酸碱度是否合适,土壤中是否有足够的含水量,以及土壤的温度是否允许含水量保持到下一个灌溉周期。由于他们无法监测土地上的这些特征,因此他们很难将这些数值保持在理想水平。
由于农民没有办法监测和改变这些数值,因此他们种植的作物不仅在产量上不尽如人意,而且也往往营养不足。缺乏监测还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因过度灌溉或过度施肥而损害作物。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前景,而且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利用物联网进行土壤监测的好处
通过在农业土壤中嵌入物联网传感器,通过计讯工业路由器TR341提供的RS232、RS485接口接入路由器,通过工业路由器连入的5G/4G/3G无线网络将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农户的手机上,同时农户可以全天候实时监测土壤的含水量并了解其化学成分。当土壤中的含水量或氮、钾、磷、硫等元素的含量达到不理想值时,平台可以自动通知农户。而且通过监测这些数据,他们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化学品来将这些水平恢复到必要的数值。此外,还可以知道何时给作物浇水以及浇多水,以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他们可以确保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都在完美的土壤条件下生长。为了使这些土壤属性更容易监测,该系统可以与智能手机同步。
因此,使用物联网进行土壤监测可以为农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因此根据农户的种植作物合理获取相关数据,合理修改最合适当前作物的元素含量阈值是非常必要的,计讯工业路由器、计讯云平台提供的服务就能及时提醒用户数据的异常信息,使农户可以有效的管理农田。
推荐资讯
- 八一建军节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08-01
- 计讯物联“AI电力加密边缘网关”获第八届红电创新大赛奖,加速构建“无人值守”新电网07-22
- 厦门计讯物联5G/4G物联网边缘网关,一网融万物,边缘智未来07-04
- 产品 | 5大水位计精准布控关键点位,筑牢智能防汛安全网!07-01
- 精彩聚焦 | 计讯物联AIoT创新成果亮相2025上海国际物联网展06-23
- 创新落地!计讯物联“城市智慧照明”项目获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标杆案例06-20
- 喜讯 | 计讯物联“5G千兆网关”斩获第四届厦门5G应用大赛奖,打通百业接入壁垒!06-19
- 6.18锁定!计讯物联携“工业级通信技术产品”邀您共赴2025上海物联网展06-10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国产化DTU | TD210-C1计讯物联国产化DTU TD210-C1,采用处理器国产化方案,主频性能翻倍,功耗减半, 全网通5G 4G,4G CAT 1,支持串口与IP数据、IO与IP数据的双向转换,RS232接口、RS485接口、可选DI、ADC、PI接口,自愈
-
电极式水质传感器计讯物联电极式水质传感器支持RS485、MODBUS RTU协议,支持连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通用控制器、无纸记录仪、触摸屏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
-
雷达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雷达超声波流量计,雷达+超声波双波测量,满管、非满管模式自动切换,无盲区精准测量,低功耗与强抗干扰设计,适用于地下管网、污水管网、入河入海排口等复杂场景。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
-
案例 | 计讯物联5G工业网关赋能国控环保站“监测-溯源-调控”智能升级计讯物联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对泵站、污水处理站、关键河道水文站等核心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动态监管网络
-
GNSS位移监测站厦门计讯物联科技自主研发的GNSS位移监测站,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的监测防线,广泛适用场景:安全守护无死角。地质灾害监测:滑坡体稳定性实时监控与预警,崩塌危岩位移
-
空压机无线通信模块,让空压机运维迈入无线智能时代在工业4 0浪潮下,传统空压机正面临数字化改造的迫切需求。计讯物联的无线通信模块,支持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上云、监测、控制等功能,通过5G 4G Wi-Fi多模传输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