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5G基建 先明白5G 2.0
5G不仅仅是比4G多一个G,其庞大的产业链群,足以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经测算,1-2月专项债中广义新基建占基建比重约为15%,其中直接与5G相关的通信设备、网络建设,以及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智慧城市等等,占据着相当一部分比例。
5G 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支撑层、基础层)、中游(传输层)以及下游(应用层、场景层)。
上游支撑层产业主要包括网络规划设计、网络工程,基础层产业主要包括芯片、射频器件、关键材料;
中游传输层产业主要包括基站相关市场(包括主设备、基站天线、射频滤波器、 光器件、小基站、基站配套等)、SDN/NFV 解决方案、光纤光缆;
下游应用层产业主要包括系 统集成、运营商、移动终端、网络优化/维护,场景层产业主要包括车联网、AR/VR、高清视频、 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
5G将全面进入“2.0时代”
2019年12月26日,中国移动启动的14.57万端SPN设备采购招标,被视为国内5G承载网首次大规模招标。
近日,相关人士表示, 5G二期招标前期准备工作下周完成,启动招标可能会在4月份。这预示着,5G产业发展即将进入2.0阶段,更大规模的下游应用市场将大规模启动。
1G、2G、3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生命周期在十年左右。1980s的1G网络只能用于语音传输,1990s进入2G时代可以上网发短信,2009年1月,3G牌照发放,3G支持视频电话等移动多媒体业务。
4G和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生命周期大幅缩短至5年左右。例如2013年12月4G牌照发放,4G网络的峰值速率可达100Mbps至1Gbps。2019年6月5G牌照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时代。
进入2020s,全球将掀起新一轮5G竞赛。5G 的峰值速率高达 20Gbps,体验速率可达 1Gbps, 空口时延小于 1ms,每平方千米可连接百万设备,可支持每小时 500km 以上的移动速度,较 4G 性能有明显的提升。因此5G将深度赋能eMBB (增强移动宽带)、uRLLC(高可靠低时延)、mMTC(海量物联)三大应用场景,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
也就是说,不仅仅停留在移动电话通讯方面了,5G已经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并且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石。正如工信部部长苗圩所说,5G应用是二八分布,即20%用于人与人通信,80%应用于物与物通信,达到万物互联。
-
5G加密工业网关|TR323-A2计讯物联5G加密工业网关 TR323-A2,具备加密、认证和数据防篡改能力,支持国密软硬件加密,支持SM1、SM2、SM3、SM4算法,支持IPsec VPN加密,支持APN VPDN数据安全
-
雷达水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地埋式积水仪水位监测站计讯物联地埋式积水仪水位监测站实时监测:水位值、水浸状态、剩余电量;自动预警:当水位超过预设阈值时立即发出警报;远程传输:支持NB-IoT、4G等无线传输方式;高度集成
-
水位监测站(电子水尺)计讯物联一体化自动水位监测站系统组成,RS485型电子水尺、电控箱(内含遥测终端)、LED双色显示屏、RS485型声光语音报警模块、以及其他扩展需求,实时精准采集,数据无偏差
-
城市积水监测预警解决方案计讯物联城市积水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全时段实时监测: 7x24小时不间断数据采集,告别人工巡查盲区。AI驱动的精准预测: 结合气象与水文模型,从“实时告警”升级为“趋势预测”,
-
供排水管网监测系统,智慧水务城市水循环智能管理计讯物联供排水管网监测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布设高精度传感器、水利遥测终端机RTU和各种智能终端,依托感知、物联网、无线通信、大数据、云边协同等技术,实现了供水排水管网的全天候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