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是否会完全取代云计算?
边缘计算在最近非常的火热,有人说边缘计算将取代云计算。事实真的如此吗?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扩展,物联网设备增多,同时随着诸如5G之类网络连接新技术的出现,边缘架构将为更快、更高效的为物联网奠定基础。
为什么云计算正在被边缘化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系统的主要缺点是,每当用户触发操作时,软件层就需要时间来捕获命令,将其发送到服务器并等待响应,然后再以图片形式显示信息。这可能是对在给定时间段内收集的设备状态数据的请求。这种行为在连接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甚至轻量级可穿戴设备中很常见。延迟被认为是构建能够实时自主决策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主要障碍。
物联网设备会产生大量数据,但并不需要将所有数据推送到云端
到2021年,物联网设备每年将产生847 ZB的原始数据(2016年仅为218ZB)。例如,一台智能石油钻机可以使用多达三万个传感器来监视各种性能参数,包括工作小时数、泵速和冲程计数。然而,一家制造公司需要实时解析少于1%的传感器数据,以识别异常并预防发生事故。其余的99%是所谓的状态数据,可以将其用于训练预测性维护模型,但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黑客可以拦截在物联网设备和云计算服务器之间来回移动的数据
与本地服务器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云中存储和处理物联网数据更安全。然而,91.5%的企业网络中由物联网设备执行的数据交易是未加密的。这使得黑客有机会破坏本地路由器,并捕获物联网流量。
边缘计算可以帮助物联网的采用者减少遍历网络的数据量,节省带宽,并设计可自动执行操作(例如,一旦注册了某种类型的行为,便会向管理人员发送警报通知、关灯或降低温度)。
有几种因素使边缘计算成为现实:
物联网硬件和传感器的成本持续下降:从2004年到2014年,物联网传感器的平均价格从1.3美元下降到0.6美元,预计到2020年末将再下降37%。
由于边缘计算部署需要内部部署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结合,因此物联网软件开发专家首先在云中设置数据处理单元,然后在IT基础设施内的连接设备上模拟其功能。
寻找物联网的杀手级应用
在新的连接技术如5G的支持下,边缘架构将为未来几年内更快更高效的物联网奠定基础。
然而,在这一点上,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平衡仍然是物联网基础设施开发的首选方法:尽管延迟和运营成本较高,但基于云计算的集中数据存储库比小型设备具有更多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所以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将处于相互替补的状态,不存在谁取代谁。只有根据自身最适合的方式,去选取最合适的方法。
推荐资讯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国产化DTU | TD210-C1计讯物联国产化DTU TD210-C1,采用处理器国产化方案,主频性能翻倍,功耗减半, 全网通5G 4G,4G CAT 1,支持串口与IP数据、IO与IP数据的双向转换,RS232接口、RS485接口、可选DI、ADC、PI接口,自愈
-
电极式水质传感器计讯物联电极式水质传感器支持RS485、MODBUS RTU协议,支持连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通用控制器、无纸记录仪、触摸屏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
-
雷达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雷达超声波流量计,雷达+超声波双波测量,满管、非满管模式自动切换,无盲区精准测量,低功耗与强抗干扰设计,适用于地下管网、污水管网、入河入海排口等复杂场景。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
-
案例 | 计讯物联5G工业网关赋能国控环保站“监测-溯源-调控”智能升级计讯物联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对泵站、污水处理站、关键河道水文站等核心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动态监管网络
-
GNSS位移监测站厦门计讯物联科技自主研发的GNSS位移监测站,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的监测防线,广泛适用场景:安全守护无死角。地质灾害监测:滑坡体稳定性实时监控与预警,崩塌危岩位移
-
空压机无线通信模块,让空压机运维迈入无线智能时代在工业4 0浪潮下,传统空压机正面临数字化改造的迫切需求。计讯物联的无线通信模块,支持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上云、监测、控制等功能,通过5G 4G Wi-Fi多模传输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