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将推送安防领域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加的关注安防措施的建设,就目前来讲,即使是一个二线城市的视频监控设施就已经达到了百万级别,若对这些监控的原始数据传送到云端进行分析的话,这将耗费非常大的资源。
虽然现在很多智能安防设备支持远程无线管理,支持4k甚至更高的画质进行远程查看,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通信网络的承载负担无疑也在之前的基础上被大大加重。按照最新的预测来看,2021年智能摄像头渗透率将达到45%,国内智能安防前端硬件产品空间在2021年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因此,安防智能摄像头对边缘计算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面对5G带来的海量数据,边缘计算能够在近端进行处理,减少在云端之间来回传输数据的需要,可对生物识别、人群分析等结果进行高效处理,将智能场景从昂贵笨重的硬件设备中解放出来,提高智能安防的落地效率和复制速度;摄像头也可以将海量监控数据就近存储起来,为用户提供就近高速可存可分析的业务体验。
而在安防智能化过程中,遗留了许多旧式设备,这些设备与新兴设备难以互通,但边缘计算能够将旧式系统使用的通信协议转换成现代联网设备能够理解的语言,这意味着旧式设备能够与现代物联网平台实现连接,省下大量的设备更新费用。
同时随着物联网行业的进步、设施的增多,数据安全也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在某些情况下,边缘设备能够在收集和本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因此,敏感信息不需要经由网络,即便云遭到网络攻击,影响也不会那么严重。
当边缘设备开始具备AI能力时,将有越来越多的边缘设备接手云端的大部分工作,甚至有人认为,云计算最后可能只剩下储存用途而已。
计讯边缘计算网关不但提供强大的边缘计算功能外,还支持人脸识别功能,可以有效的管理安防设施,保证安防建设。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5G带来的不只是网速提高带来的大量数据,还有大量的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因此,云计算的优势将会有所降低,但是云计算肯定是不会完全被边缘计算取代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边缘计算可以满足更快响应的需求。云端则更像是集中式协调管理的角色,成为一个具有分布式集体智慧的云端大脑。可以预见,云计算与边缘计算两者互补,将驱动安防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迈入新的层次。
推荐资讯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国产化DTU | TD210-C1计讯物联国产化DTU TD210-C1,采用处理器国产化方案,主频性能翻倍,功耗减半, 全网通5G 4G,4G CAT 1,支持串口与IP数据、IO与IP数据的双向转换,RS232接口、RS485接口、可选DI、ADC、PI接口,自愈
-
电极式水质传感器计讯物联电极式水质传感器支持RS485、MODBUS RTU协议,支持连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通用控制器、无纸记录仪、触摸屏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
-
雷达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雷达超声波流量计,雷达+超声波双波测量,满管、非满管模式自动切换,无盲区精准测量,低功耗与强抗干扰设计,适用于地下管网、污水管网、入河入海排口等复杂场景。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
-
案例 | 计讯物联5G工业网关赋能国控环保站“监测-溯源-调控”智能升级计讯物联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对泵站、污水处理站、关键河道水文站等核心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动态监管网络
-
GNSS位移监测站厦门计讯物联科技自主研发的GNSS位移监测站,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的监测防线,广泛适用场景:安全守护无死角。地质灾害监测:滑坡体稳定性实时监控与预警,崩塌危岩位移
-
空压机无线通信模块,让空压机运维迈入无线智能时代在工业4 0浪潮下,传统空压机正面临数字化改造的迫切需求。计讯物联的无线通信模块,支持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上云、监测、控制等功能,通过5G 4G Wi-Fi多模传输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