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管网安全监测系统方案
一、项目背景
供热管网质量控制缺失,造成管道密封不严、热力管网散热损失严重、供热管道使用寿命低,容易造成管道恶性事故,导致管网失水以及能源损失严重。通过调度中心的远程监控系统对热网系统中无人值守换热站进行实时监控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热力管网安全系统应运而生。
二、系统原理
以数据中心、监控中心、现场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系统为基础,实现对区域锅炉房和热电联产热力站供热系统的热源、管网、热力站及用热末端供热参数的自动采集,集中远程监测,根据需求负荷变化自动调节供热量,为用户热网节能、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的工具。
三、系统组成
系统拓补图
1、传感器监测层
主要有各种监测传感器组成,比如压力、温度、流量、地理与换热站监控设备组成。
2、传输层
传输层主要有TG462工业级物联网网关、无线压力变送器、GPRS、4G、射频无线传输网络组成。
3、数据层
由回水、供水设施、基础地理信息、实时在线监测等。
4、服务层
由基础设施服务、数据服务、云服务管理平台、软件服务组成。
四、系统功能
1、热网实时监控
生产、调度人员及时掌握供热系统各过程中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实时监控热源、换热站、热用户、热网的运行状态。
2、能耗数据采集
实现热源煤/气、电、水、盐、热耗量采集;换热站电、水、热耗量采集。
3、异常报警机制
及时发现并报警异常运行情况,使运行人员能有针对性去提早处理异常状况。
4、热网运行分析
通过采集到的数据,得出供热系统各部分的网损状况,判断异常网损并指导管网保温。
5、热网安全调度
采集供热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使生产人员能实时掌握所辖区域内供热管网、换热站各设备的负荷情况,为供热管网的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6、移动终端查询
移动终端可完成热网、热源、换热站、热用户的监控及报警信息查询。
-
雷达液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工业网关赋能油田能源监测:开启智慧油气新时代工业网关正成为油田能源监测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时采集油井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油田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帮助油田实现降本增效和
-
筑牢安全防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计讯物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能够根据实际监测需求采集多种监测数据,包括雨量、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并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
-
案例 | 计讯物联5G工业网关赋能国控环保站“监测-溯源-调控”智能升级计讯物联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对泵站、污水处理站、关键河道水文站等核心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动态监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