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如此火热,LoRa还有前景吗?
中国移动发布了500万片NB-IoT单模模组采购招标公告。备受运营商和华为等大厂的青睐,NB-IoT技术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那么,LoRa该何去何从?
一、LoRa是什么
物联网应用中的无线技术,有运营商广域网的GPRS、3G、4G等,还有局域网短距离的ZigBee、Wi-Fi、蓝牙。虽然这些无线技术本身已经成熟,但是在长距离和低功耗两者之间只能二选一。LPWA(低功耗广域网)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专为远距离、低带宽、低功耗、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
LPWA包括LoRa、Sigfox和NB-IoT等,其中 LoRa 从 2013 年开始进入中国,LoRa芯片在中国的出货量也与日俱增。
LoRa(Long Range的简称)应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可以分为3种,分别是Class A,基本定时传输用,强调省电;Class B,除基本传输功能外,增加触发性传输能力;Class C,提供持续传输功能。
二、LoRa三大特点
1、最远15公里的传输距离。
2、低功耗,一颗钮扣电池可以让感测节点运作1年。
3、低成本,免牌照的频段、基础设施以及节点或终端的低成本让网络建设运维较为容易。
三、LoRa较量NB-IoT
在低功耗广域技术中,与NB-IoT齐头并进的就是LoRa,因此这两项技术常常被拿来比较。LoRa与NB-IoT其实各有利弊,并没有明显特征表明谁优谁劣。从现阶段来看,强调统一标准、超高可靠性的NB-IoT技术,与追求个性化布设、满足场景化需求的LoRa技术,具有互补性。
1、频谱
LoRa物联网技术在非授权频谱上工作。因此,由LoRaWAN(LoRa联盟推动的低功耗广域网协议)支持的应用程序成本较低。与LoRa的异步协议不同,NB-IoT 服务是同步的,并使用授权频段。
2、网络
NB-IoT与LoRa远程覆盖能力都不错,NB-IoT更优,其覆盖范围可延长至18-21公里,高于LoRa提供的12-15公里覆盖范围。不过,由于LoRa不依赖蜂窝数据或WiFi,其覆盖范围在所有地区都保持相对稳定。
3、电池
电池方面LoRa表现更好。由于NB-IoT在蜂窝授权频谱上工作,设备必须定时进行网络同步,相应会消耗电量。而基于ALOHA 的LoRa架构中不需要这样的网络同步。在LoRa 的异步频段中,终端应用程序精确决定设备的“休眠”时间,因此电池电量可以轻松保存。NB-IoT 的线性发射器需要的“峰值电流”比采用非线性调制的 LoRa多几个数量级,对电池施加额外压力。
4、速率
在这方面,NB-IoT或许可以将LoRa甩在后边,其窄带设置中的平均数据速率为200Kbps,大约是LoRa工具运行的数据速率的20倍。NB-IoT的较高数据速率使其成为需要更快速数据吞吐量应用程序的理想选择。
5、成本
LPWAN协议无论多强大都需要考虑其低成本,否则它们不能是可行的物联网解决方案。LoRa协议在这方面有优势,LoRa协议模块的总体成本在50元-70元左右,约为 NB-IoT 等蜂窝 LTE 模块价格的一半。NB-IoT网络的复杂性越高,授权频段的费用就更高,也提高了 NB-IoT 的总成本。
6、模式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NB-IoT属于运营商建网,业务方不需要自己来考虑基站的部署,但网络质量、安全都是不可控的风险,且企业自身的增值也会受到一定阻碍。LoRa,属于企业自建网络,基站需自己部署,后续需自己运维、优化等,覆盖的点位、网络质量及安全等维度都要自己负责。
-
雷达液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5G工业路由器AGV远程控制运维,赋能智能制造高效升级计讯物联5G 工业路由器,以 “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 的核心优势,为 AGV 远程控制与运维提供了颠覆性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智能制造场景下 AGV 的作业模式。
-
工业网关:智慧供暖换热站的“数字神经中枢”计讯物联工业网关专为复杂工业场景设计,能完美适配供暖换热站的恶劣环境(-30℃~70℃宽温工作、抗电磁干扰、IP30 防护),为换热站搭建 “数据采集 - 实时传输 - 远程运维 - 智能优化” 的全链
-
工业网关赋能油田能源监测:开启智慧油气新时代工业网关正成为油田能源监测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时采集油井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油田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帮助油田实现降本增效和
-
筑牢安全防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计讯物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能够根据实际监测需求采集多种监测数据,包括雨量、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