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水利行业消息合集,一文带你了解最新动态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 近日,中国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工作要求,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4日发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意见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根据意见,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等。
《意见》指出,要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大力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和发展零碳建筑,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开展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行动,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加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等。
《意见》还明确,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企业。
水利部印发《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11月1日起施行
《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1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水资源调度分为流域水资源调度和区域水资源调度,遵循节水优先、生态安全,因河施策、统筹兼顾,统一调度、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的总体原则。
实行水资源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天然水体的基本生态用水,优化配置农业、工业、航运和人工生态环境用水。
-
雷达液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工业网关赋能油田能源监测:开启智慧油气新时代工业网关正成为油田能源监测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时采集油井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油田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帮助油田实现降本增效和
-
筑牢安全防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计讯物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能够根据实际监测需求采集多种监测数据,包括雨量、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并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
-
案例 | 计讯物联5G工业网关赋能国控环保站“监测-溯源-调控”智能升级计讯物联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对泵站、污水处理站、关键河道水文站等核心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动态监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