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桩收益近万,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共享经济虽然提了这么多年,其定义表述相对不太明确。一个完整的共享经济体系,包含了持有者、使用者、对接者。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导致信息传播迅速发展,大大降低了持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成本,使得持有者的空闲资产得以利用。而在这其中,闲置的资产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必需且方便。摩拜单车、ofo如今几乎成为了共享经济的代名词,针对每个城市,他们有自己的投放计划,也有自己的计算方式。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大公司开始加大单车投放数量,导致诸如深圳湾公园被单车挤爆的事件频发。海量的自行车的投入,无形中是在创造更多的闲置资源,而非闲置资源再利用。相比来说,充电桩与固定车位的绑定,闲置时的价值更高,也不会增加城市管理难度。
共享经济站在风口上,但是有天生缺陷的,那就是监管匮乏。共享经济中的监管分为两方面:一个是法律法规层面。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法律法规是具有滞后性的,这就需要企业合理规避。另外就是持有者对所有物的监管,每个人都是比较自私的,不能私有独享就不在爱惜。共享充电桩是固定的,通过摄像头监控能够较好的对其进行监管,同时也减轻大量的人力成本。
目前各共享充电桩运营平台有两个方案,没有充电桩可以申请由运营方安装,已有充电桩的可以增加智能控制模块或更改。共享充电桩的配置与功能现已经开始了趋同。基本都能实现无人化管理,持有者后台可设置对外价格与时间,使用者扫码即可充电,线上结算。单个共享充电成本在千元左右,对外报价三千左右。如果有运营平台能够实现大范围规模化,单个成本还能进一步下降,有望降到六百元左右。
从市场规律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资源闲置率越高。在这些地方,整个社会成本要高很多,相应的作为共享经济中的对接者,要使这些闲置资源运转起来,成本也会增加很多。这也是共享充电桩遭遇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体现就是就是充电桩所在的停车位收费。
如果所在地停车费过高,作为用户也就宁愿耗时去公共充电站充电,或者飞线解决救急。小区内的共享充电桩较为看好,很多小区物业却较为排斥外来车辆,导致只有小区内的能够使用。而在商业停车位,使用率不高导致管理者不愿投入,亦或者缺乏管理,共享充电桩所在的车位时有被燃油车占领。
社区共享充电桩将是大趋势
此前,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可探索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合理服务收费机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化推进模式,并率先在京津冀小区内试水充电桩收费新模式。
不过,新政虽然提出探索市场化的“新招”,但充电桩要真正走入小区,却还面临诸多难题。因此,充电桩的适度收费和分时共享被认为是两个亮点解决方案。
对桩主来说,将充电桩共享,是不是有利呢?拿收益这一点来说,我们算一笔账。以联合电动的标准来看,联合电动智能共享7KW充电桩,电价为1.2元/度,服务费为0.8元/度,服务费分成比例按照6(桩主):4(联合电动平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时长*7*0.8*0.6。如此算下来,假设每天充电桩共享时长为2小时,桩主年盈利为2160元;如果时长为8小时,那么桩主的年盈利可达8640元。
新能源汽车充电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比如说收费的初衷是为了激励物业管理部门,激励充电桩的建设者和施工者,并弥补投入成本。但充电桩的成本非常之高,尤其在一线城市的小区,充电桩的成本问题是制约其推广的重大因素。如果收费过高,则又将面临更多市场问题。而充电桩的分时共享,则要建立在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规模化的基础之上。分时共享的电动车足够多,才能够真正最大化分时共享的优势。
随着共享充电桩数量的增长,以及运营平台投放区域的细耕,目前单个共享充电桩的使用率必将大幅下滑,服务费设置幅度也将下跌。同时在共享经济中兴起的,免费用的推广手段,也势必要被共享充电桩运营平台拿来用用。这样算下来,共享充电桩运营平台盈利将会摊薄,势必要利用其互联网属性引入资本。为使其边际成本无限趋向为零,进行大规模复制,逐步形成某些市场优势,从而打造可防御的垄断性优势。
目前共享充电桩行业还处在早期阶段,利润不错,行业内平台较少,竞争还不像共享单车那么激烈,用户红利也还未结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共享充电桩平台从一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终端市场切入,以互联网作为手段,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相信会受到资本关注。在这个领域有一席之地后,企业业务也就更多横向或纵向延展的可能。
在市场还在开拓期间,共享充电桩可能暂时还是不会迎来资本爆发。至于未来共享充电桩如何发展,或许是链接硬件产品,软件和服务更上一层楼,形成一个共享生态平台,找到最终的出路。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终点,可能还需要活着见到资本或盈利。
或许再过几十年,电动汽车大范围替代了燃油车,更高效的充电设备取代了交流充电桩,打开手机的时候——满地都是空闲充电桩时,共享充电桩才能迎来大爆发。
-
5G加密工业网关|TR323-A2计讯物联5G加密工业网关 TR323-A2,具备加密、认证和数据防篡改能力,支持国密软硬件加密,支持SM1、SM2、SM3、SM4算法,支持IPsec VPN加密,支持APN VPDN数据安全
-
雷达液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5G工业路由器AGV远程控制运维,赋能智能制造高效升级计讯物联5G 工业路由器,以 “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 的核心优势,为 AGV 远程控制与运维提供了颠覆性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智能制造场景下 AGV 的作业模式。
-
工业网关:智慧供暖换热站的“数字神经中枢”计讯物联工业网关专为复杂工业场景设计,能完美适配供暖换热站的恶劣环境(-30℃~70℃宽温工作、抗电磁干扰、IP30 防护),为换热站搭建 “数据采集 - 实时传输 - 远程运维 - 智能优化” 的全链
-
工业网关赋能油田能源监测:开启智慧油气新时代工业网关正成为油田能源监测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时采集油井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油田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帮助油田实现降本增效和
-
筑牢安全防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计讯物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能够根据实际监测需求采集多种监测数据,包括雨量、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