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桩收益近万,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共享经济虽然提了这么多年,其定义表述相对不太明确。一个完整的共享经济体系,包含了持有者、使用者、对接者。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导致信息传播迅速发展,大大降低了持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成本,使得持有者的空闲资产得以利用。而在这其中,闲置的资产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必需且方便。摩拜单车、ofo如今几乎成为了共享经济的代名词,针对每个城市,他们有自己的投放计划,也有自己的计算方式。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大公司开始加大单车投放数量,导致诸如深圳湾公园被单车挤爆的事件频发。海量的自行车的投入,无形中是在创造更多的闲置资源,而非闲置资源再利用。相比来说,充电桩与固定车位的绑定,闲置时的价值更高,也不会增加城市管理难度。
共享经济站在风口上,但是有天生缺陷的,那就是监管匮乏。共享经济中的监管分为两方面:一个是法律法规层面。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法律法规是具有滞后性的,这就需要企业合理规避。另外就是持有者对所有物的监管,每个人都是比较自私的,不能私有独享就不在爱惜。共享充电桩是固定的,通过摄像头监控能够较好的对其进行监管,同时也减轻大量的人力成本。
目前各共享充电桩运营平台有两个方案,没有充电桩可以申请由运营方安装,已有充电桩的可以增加智能控制模块或更改。共享充电桩的配置与功能现已经开始了趋同。基本都能实现无人化管理,持有者后台可设置对外价格与时间,使用者扫码即可充电,线上结算。单个共享充电成本在千元左右,对外报价三千左右。如果有运营平台能够实现大范围规模化,单个成本还能进一步下降,有望降到六百元左右。
从市场规律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资源闲置率越高。在这些地方,整个社会成本要高很多,相应的作为共享经济中的对接者,要使这些闲置资源运转起来,成本也会增加很多。这也是共享充电桩遭遇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体现就是就是充电桩所在的停车位收费。
如果所在地停车费过高,作为用户也就宁愿耗时去公共充电站充电,或者飞线解决救急。小区内的共享充电桩较为看好,很多小区物业却较为排斥外来车辆,导致只有小区内的能够使用。而在商业停车位,使用率不高导致管理者不愿投入,亦或者缺乏管理,共享充电桩所在的车位时有被燃油车占领。
社区共享充电桩将是大趋势
此前,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可探索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合理服务收费机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化推进模式,并率先在京津冀小区内试水充电桩收费新模式。
不过,新政虽然提出探索市场化的“新招”,但充电桩要真正走入小区,却还面临诸多难题。因此,充电桩的适度收费和分时共享被认为是两个亮点解决方案。
对桩主来说,将充电桩共享,是不是有利呢?拿收益这一点来说,我们算一笔账。以联合电动的标准来看,联合电动智能共享7KW充电桩,电价为1.2元/度,服务费为0.8元/度,服务费分成比例按照6(桩主):4(联合电动平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时长*7*0.8*0.6。如此算下来,假设每天充电桩共享时长为2小时,桩主年盈利为2160元;如果时长为8小时,那么桩主的年盈利可达8640元。
新能源汽车充电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比如说收费的初衷是为了激励物业管理部门,激励充电桩的建设者和施工者,并弥补投入成本。但充电桩的成本非常之高,尤其在一线城市的小区,充电桩的成本问题是制约其推广的重大因素。如果收费过高,则又将面临更多市场问题。而充电桩的分时共享,则要建立在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规模化的基础之上。分时共享的电动车足够多,才能够真正最大化分时共享的优势。
随着共享充电桩数量的增长,以及运营平台投放区域的细耕,目前单个共享充电桩的使用率必将大幅下滑,服务费设置幅度也将下跌。同时在共享经济中兴起的,免费用的推广手段,也势必要被共享充电桩运营平台拿来用用。这样算下来,共享充电桩运营平台盈利将会摊薄,势必要利用其互联网属性引入资本。为使其边际成本无限趋向为零,进行大规模复制,逐步形成某些市场优势,从而打造可防御的垄断性优势。
目前共享充电桩行业还处在早期阶段,利润不错,行业内平台较少,竞争还不像共享单车那么激烈,用户红利也还未结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共享充电桩平台从一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终端市场切入,以互联网作为手段,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相信会受到资本关注。在这个领域有一席之地后,企业业务也就更多横向或纵向延展的可能。
在市场还在开拓期间,共享充电桩可能暂时还是不会迎来资本爆发。至于未来共享充电桩如何发展,或许是链接硬件产品,软件和服务更上一层楼,形成一个共享生态平台,找到最终的出路。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终点,可能还需要活着见到资本或盈利。
或许再过几十年,电动汽车大范围替代了燃油车,更高效的充电设备取代了交流充电桩,打开手机的时候——满地都是空闲充电桩时,共享充电桩才能迎来大爆发。
推荐资讯
- 八一建军节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08-01
- 计讯物联“AI电力加密边缘网关”获第八届红电创新大赛奖,加速构建“无人值守”新电网07-22
- 厦门计讯物联5G/4G物联网边缘网关,一网融万物,边缘智未来07-04
- 产品 | 5大水位计精准布控关键点位,筑牢智能防汛安全网!07-01
- 精彩聚焦 | 计讯物联AIoT创新成果亮相2025上海国际物联网展06-23
- 创新落地!计讯物联“城市智慧照明”项目获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标杆案例06-20
- 喜讯 | 计讯物联“5G千兆网关”斩获第四届厦门5G应用大赛奖,打通百业接入壁垒!06-19
- 6.18锁定!计讯物联携“工业级通信技术产品”邀您共赴2025上海物联网展06-10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国产化DTU | TD210-C1计讯物联国产化DTU TD210-C1,采用处理器国产化方案,主频性能翻倍,功耗减半, 全网通5G 4G,4G CAT 1,支持串口与IP数据、IO与IP数据的双向转换,RS232接口、RS485接口、可选DI、ADC、PI接口,自愈
-
电极式水质传感器计讯物联电极式水质传感器支持RS485、MODBUS RTU协议,支持连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通用控制器、无纸记录仪、触摸屏等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
-
雷达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雷达超声波流量计,雷达+超声波双波测量,满管、非满管模式自动切换,无盲区精准测量,低功耗与强抗干扰设计,适用于地下管网、污水管网、入河入海排口等复杂场景。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
-
案例 | 计讯物联5G工业网关赋能国控环保站“监测-溯源-调控”智能升级计讯物联深度融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对泵站、污水处理站、关键河道水文站等核心场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动态监管网络
-
GNSS位移监测站厦门计讯物联科技自主研发的GNSS位移监测站,构建起全天候、智能化的监测防线,广泛适用场景:安全守护无死角。地质灾害监测:滑坡体稳定性实时监控与预警,崩塌危岩位移
-
空压机无线通信模块,让空压机运维迈入无线智能时代在工业4 0浪潮下,传统空压机正面临数字化改造的迫切需求。计讯物联的无线通信模块,支持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上云、监测、控制等功能,通过5G 4G Wi-Fi多模传输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