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读5G时代的宏基站与小基站
一、基站的简介
基站是公用移动通信无线电的台站。目前,在5G时代,“宏基站为主,小基站为辅”的组网方式是未来网络覆盖提升的主要途径。主要是5G时期采用3.5G及以上的频段,在室外场景下覆盖范围减小,加上由于宏基站布设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小基站配合组网。
根据3GPP 制定的规则,无线基站可按照功能可划分为四大类,分别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
二、宏基站和小基站的主要区别
1、从设备划分方面
移动通信基站主要分为一体化基站和分布式基站。一体化基站分为基带处理单元(BBU)、射频处理单元(RRU)和天馈系统包括三部分,而分布式基站是指小型RRU,需要连接BBU 才能正常使用。
2、从体积划分方面
宏基站和小基站的区别在于,小微基站设备统一在一个柜子加天线即可实现部署,体积较小。宏基站需要单独的机房和铁塔,设备、电源柜、传输柜、和空调等分开部署,体积较大。
3、小基站的优点方面
目前小基站成为宏基站的有效补充,主要是小基站信号发射覆盖半径较小,适合小范围精确覆盖,而且部署较容易(高移动性和高速的无线接入) 、灵活(不容易受障碍物的遮挡,提升信号覆盖效率,提升宏基站信号的有效延伸)、和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购物中心、地铁、机场、隧道内等),作出相应的小基站设备和网络建设模式,以提升信号需求。
三、小基站的简介
小基站主要专注热点区域的容量吸收和弱覆盖区的信号增强,信号覆盖范围从十几米到几百米。在3G时代已开始应用,以家庭基站作为3G网络室内覆盖和业务分流的重要方案。
在2G时代,由于宏基站覆盖范围较广,室内主要采用室分系统为主,小基站应用场景相对有限。
在3G时代,由于仍然以采取宏基站覆盖为主,加上3G时代过度至4G时代迅速,所以小基站应用不广泛。
在4G时代,业务以移动业务和数据为主,并在解决接入速率和吞吐量等技术大幅提升,因此小基站发展也有限。但仍然解决不了从4G时代过度到5G时代的需求。包括:
1) 未能满足巨大的设备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等技术和服务需求。
2) 由于5G频段的上移,也使网络覆盖能力的下降。
3) 目前80%的数据流程量来自室内的热点区,包括办公场地、商场、广场和公交地铁等场景。如营运传统室内分布系统(如DAS)进行室内覆盖,则成本太高。
在5G时代,“宏基站为主,小基站为辅”的组网方式有效补充(解决)4G网络覆盖的问题,如超高流量密度、超高数据连接密度和广覆盖等场景。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全球小型基站设备出货量为170万站,同比增长43%;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
-
5G加密工业网关|TR323-A2计讯物联5G加密工业网关 TR323-A2,具备加密、认证和数据防篡改能力,支持国密软硬件加密,支持SM1、SM2、SM3、SM4算法,支持IPsec VPN加密,支持APN VPDN数据安全
-
雷达液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5G工业路由器AGV远程控制运维,赋能智能制造高效升级计讯物联5G 工业路由器,以 “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 的核心优势,为 AGV 远程控制与运维提供了颠覆性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智能制造场景下 AGV 的作业模式。
-
工业网关:智慧供暖换热站的“数字神经中枢”计讯物联工业网关专为复杂工业场景设计,能完美适配供暖换热站的恶劣环境(-30℃~70℃宽温工作、抗电磁干扰、IP30 防护),为换热站搭建 “数据采集 - 实时传输 - 远程运维 - 智能优化” 的全链
-
工业网关赋能油田能源监测:开启智慧油气新时代工业网关正成为油田能源监测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时采集油井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油田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帮助油田实现降本增效和
-
筑牢安全防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计讯物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能够根据实际监测需求采集多种监测数据,包括雨量、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