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那么,物联网技术有哪些呢?物联网应用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实现万物互联、物物相连,那就需要从网络连接、感应连接等相关技术出发,分为以下几点:
1、RFID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不需要物理连接。例如生活中物流RFID标签就是应用RFID技术。
2、传感器/传感网技术:首先感应规定的被测物理量,例如通过测量温湿度、电压等物理量,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
3、条形码:有多个宽度不等的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组成的图形标识符。生活中书本、商品都会有条形码的存在。
4、生物识别:通过计算机与声光学等技术密切结合,利用人体的生理特征或者行为特征,从而判断个人身份。
5、二维码:使用过微信的人们都知道,每一个微信号或者公众号都有特定一个二维码,它是一个信息身份的标识,它由黑白相间的图形组成,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规律分布,用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
7、IPV6:它作为 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它可以提供强大的IP地址,相当于物体的网络地址。
8、通信网络:传输、交换和终端三大部分组成,我们常说的2/3G、4G及5G就属于通信网络范畴。
9、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当我们的汽车在通过收费站时,可以不用停车通过车载设备自行从预先绑定的账号扣款。
10、一卡通:一张卡实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功能,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校园卡就属于一卡通。
11、M2M协议:它 Machine-to-Machine/Man的简称,也就是指机器与机器、机器与电脑之间的通信。
二、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涉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它的应用领域也比较多。
1、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家中设备相连起来,进而使其拥有语音控制等智能功能,使用户的居住环境更加安全、便利、舒适、艺术、环保。
2、智慧城市:它与“园林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包括五大支撑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数据库、电子政府和城市信息安全、 全方位的电子商务框架、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化。
3、智能工业:就是在传统工业基础上加上“智能”元素,将各种物联网技术融入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
4、智能医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设备、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其可以大大减轻医生的工作量,并且减缓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
5、智能农业:物联网设备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叶面湿度等环境参数,实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相应设备的功能。使农作物的生长不受现实环境的影响是智能农业的一大重要作用。
6、智能物流:使物流系统变得“聪明”起来,提高物流运输准确率和速度。
7、车联网(智能交通):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车辆连接网络,并将车辆与车辆、车辆与环境、环境与环境通通连接起来,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自己车辆周边车况,从而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路线以及车速,降低交通堵塞程度。并且车辆具有感应周边异常情况的功能,进而自动控制车辆,可以大大减少车祸的发生。
8、文化教育:智慧校园就是物联网在文化教育方面很好的案例。
9、智能建筑:就是在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项基本要求以及他们的内在关系进行优化,使用户的居住环境更加安全、便利、舒适、高效、环保。
10、智能安防:通过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实现自动化智能监控,假设住宅发生火灾或者有害气体的泄露等,监控系统会自动报警。
11、智能电网: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电力传输网络,监控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每个节点,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目标。
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生活各个层面,改善了传统互联网解决不了的弊端。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更加完善,物联网应用会更加广泛且便捷高效。
-
雷达液位计计讯物联雷达水位计采用先进雷达波测距技术,非接触式精准监测水位变化,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城市管网、工业水池等多场景。无需接触介质,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工
-
电磁流量计计讯物联电磁流量计,支持累积流量、瞬时流量、流速、流量百分比等高精度测量,低功耗长寿命,一体式以及分体式多场景高效安装,主要应用于环保、水利、农业、供热领域等。
-
气泡水位计计讯物联气泡水位计,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免气瓶、免测井、免维护、抗振动、长寿命。适用于流动水体、大中小河流、水库、或者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不便建测井或
-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计讯物联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进行流体流速、流量、水位、水温测量的传感器,其感应灵敏、响应快、精度高、量程宽。
-
工业网关:智慧供暖换热站的“数字神经中枢”计讯物联工业网关专为复杂工业场景设计,能完美适配供暖换热站的恶劣环境(-30℃~70℃宽温工作、抗电磁干扰、IP30 防护),为换热站搭建 “数据采集 - 实时传输 - 远程运维 - 智能优化” 的全链
-
工业网关赋能油田能源监测:开启智慧油气新时代工业网关正成为油田能源监测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时采集油井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对油田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帮助油田实现降本增效和
-
筑牢安全防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计讯物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能够根据实际监测需求采集多种监测数据,包括雨量、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并
-
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监测站应用厦门计讯物联水利遥测终端机水文在线监测,多源数据采集,连接水位计、雨量计(如翻斗式 称重式)、流量计(多普勒或雷达式)、水质传感器等,实时获取水位、雨量、流量、水温、水质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