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4G路由器赋能物联网,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石
一、企业背景:深耕物联网,铸就硬核实力
计讯物联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厦门软件园三期,核心团队拥有15年以上研发经验,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30余项,并通过ISO三体系质量认证和CE、CCC认证。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计讯物联聚焦物联网通信设备研发,产品涵盖5G/4G工业级路由器、DTU、工业物联网关、边缘计算网关、遥测终端机RTU、环保数采仪、GNSS接收机等,在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智慧电力、智慧交通、智慧水利、环保监测、地质灾害等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业务覆盖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
二、产品解析:工业4G路由器的技术突破
1. 核心产品矩阵
计讯物联工业4G路由器以“稳定、智能、安全”为核心,推出多款明星产品:
TR321系列:小体积低功耗双网口设计,串口采集,支持4G全网通及VPN协议,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工业场景。
TR331系列:嵌入式工业路由器,集成WiFi/GPS/NB-IoT,支持多协议适配,满足工业车辆管理需求。
TR341系列:多网口工业4g路由器,支持有线无线双备份,保障关键业务连续性,支持国密加密。
TR323系列:支持5G,同时兼容4g,小体积,双卡,modbus、mqtt、电力协议支持。
2. 技术优势
智能网络,多链路备份的“不死鸟”架构:四重通道备份,支持4G双卡切换(移动/电信/联通全网通)、有线宽带、WiFi互为备份,主链路中断时自动切换,保障关键业务0中断。
安全盾牌:从硬件到协议的全栈防护:支持IPSec/OpenVPN/L2TP等多重VPN隧道,数据端到端加密,防劫持防窃听。终端防火墙,SPI状态检测+MAC/IP过滤+DoS防攻击,将非法访问拒之门外;专网隔离,通过APN/VPDN建立私有数据专网,与公网物理隔离。
工业级设计,无惧“战场”的钢铁之躯:金属外壳+IP30防护等级,从容应对粉尘、潮湿、震动;EMC 3级抗干扰认证,辐射环境下通信不中断,宽温宽压设计无人值守的野外站点也能7×24小时运行。三级看门狗监测结合心跳链路探测,设备异常时自动重启修复,故障率降低90%,彻底告别“现场拔电重启。
场景灵活适配与定制化服务:从智慧工厂的 PLC 联网到智慧交通的车载终端,计讯物联工业 4G 路由器提供 RS232/RS485、以太网、WiFi、POE 供电等丰富接口,并支持 Modbus、MQTT、OPC UA 等 99% 以上工业协议。针对特殊需求,可提供通信协议定制、硬件功能定制等 OEM 服务。
-
5G/5G RedCap工业路由器 | TR323小体积工业5G路由器,5G高速低延时,兼容全网通4G 3G,单模双SIM卡,双网口,RS485 RS232串口,支持多VPN数据加密传输。广泛应用于智慧工...
-
嵌入式工业路由器 | TR331计讯物联工业级嵌入式无线路由器TR331,支持4G 3G 有线 WIFI GPS NB-IoT,高性能工业级32位通信处理器,软件多级检测硬件多重保护机制...
-
低价工业路由器TR311 性价比之王TR311-DC是计讯物联推出的一款低价工业路由器,有着性价比之王称号。其采用低成本技术策略研发的一款工业级无线路由器。具有体积小、低功耗...
-
5G千兆工业路由器TG463TG463系列5G千兆工业路由器,支持5G网络,具备5路千兆网口,4路POE口。接口丰富,同时接入更多设备及传感器。支持多种VPN协议(OpenVPN、IP...
-
双卡工业无线路由器TR341计讯物联工业无线路由器TR341是一款双卡工业无线路由器,具有无线覆盖范围广,数据传输网络稳定的特点,支持双无线备份及有线无线双备份
-
城市综合管廊安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计讯物联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监测解决方案运用物联网技术,采用结构安全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仪等设备,构建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安全自动监测系统,对结构安全数据进行采集
-
工业路由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应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及无线数据传输终端(即计讯物联工业路由器)、中心服务器等部分组成。计讯物联工业路由器支持采集输电线路上的各类传感器数据,如环境温
-
公专网一体5G工业路由器,智慧电网全链路加密监控管理应用计讯物联5G公专网一体工业路由器通过融合公网和专网的优势有效解决了现代电网对于高效、灵活和安全通信的需求。5G工业路由器TR323系列,具备小巧、易安装和强兼容性
-
交通信号灯系统控制,计讯物联助力城市道路管理落地计讯物联TR321工业无线路由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组网灵活等特点,为智慧交通信号灯系统提供了高效的网络和数据传输方案。支持4G网络,并兼容多种VPN协议,能够无缝集成到交通控制系
-
智慧路面管理系统平台智慧路面管理系统平台,旨在提高城市道路的智能化水平和交通效率。该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摄像头、监控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与分